人要不要合群?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。
我们一路走来,依靠熟人,亲戚朋友,找工作,安家立业。
到了中年,不得不和同事、客户等人打交道。
一些不是很熟的人,也得罪不起,毕竟来日可能用得上。
一晃,我们就到了五十岁了。按照古人的说法:“五十知天命。”命运差不多定型了,社交的方式就应该改变了。
不管多有本事,如果你还沉迷这几个圈子,就是没活明白。
01
利益为主的职场圈,利尽则尽。
我们走进职场,不是为了找朋友。遇到那些称兄道弟的人,也是套近乎而已,你一较真,就输了。
随着年纪的增长,我们对利益的需求在减退。在体制内的人,五十岁之后就慢慢退二线了,不再是主角。
摆正自己的位置,和职场里的人,保持一定的距离。有什么情况,习惯用规则去处理,而不是用人情,连讨好都显得多余。
尤其是外出打工的人,你会在工厂附近定居,养老吗?若不会,那么你一到退休,就和曾经的打工圈,毫无关系了。连 见面,都是极小的概率。
慢慢习惯退休的状态吧。有一份退休金,无欲无求,那轻松自由了。
02
虚情假意的亲戚圈,聚散随意。
小时候,我们常常去走亲戚。
七大姑八大姨,给一个小红包,也能让我们开心好几天。
过年的时候,红包累积起来,也能够凑够一个学期的学费。
住在隔壁的乡镇的亲戚,我们要走路去拜访。也在亲戚家住几天,三餐都很客气。
我们五十岁的时候,很多长辈过世了。亲戚圈里,多半是一些老表,或者是晚辈。
俗话说:“一代亲,二代表,三代认不到。”
随着血缘的减退,我们对亲戚走动,就别那么热情了。
事实上,亲戚们的生活模式,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。很多人都去大城市定居,几年都 不会和亲戚聚会。感情越发淡漠。
在利益为主的时代,很多亲戚都变味。他们把“富在深山有远亲,穷在闹市无人问”的古训,演绎得真真切切。
既然亲戚也是以利益为重了,那还有什么好交往的呢?慢慢淡化,你才没有那么累。
走散的亲戚,就算了,别联系了。哪怕你去了他们在的城市,也不要去打扰。早已物是人非,聊天都显得尴尬。
03
已经成年的儿女圈,该放就放。
作家绿妖在小说中写了一个叫王晓冰的女孩。
母亲离婚了,独自拉扯王晓冰长大。母把女儿当成唯一的依靠,方方面面都进行掌控。
王晓冰长大后,按照母亲的安排,去了卫校。并且,母亲花了一万多,为她找了一份本地的工作。
卫校毕业后,王晓冰却坚持考了大学,不要母亲铺好的路。这下子,母亲暴跳如雷,带着一大群长辈,训斥她。
母亲还想尽办法,为王晓冰准备了嫁妆,都是大红大紫的衣服、被子等。完全没有问一问女儿,是否认可。
最后,王晓冰心头一惊,头皮发麻。
是啊,父母过多干涉儿女的成长,不是真爱,而是自私。
70后的我们,儿女应该长大了吧。再去过多干涉他们,显然是不对的。应该慢慢脱离儿女圈,做一个旁观者。
新时代里,儿女在不在故乡安家,一点关系都没有。他们去追梦,那就勇敢地去吧。作为父母,默默支持就好了。
04
离别多年的故乡圈,只能怀念。
小时候读一篇诗:“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,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。”
到了五十岁,告别家乡多年的我们,和诗句里的人生,是很类似的。
不同的是,我们的故乡,大概率是回不去了。
故乡条件不太好,交通不好,村小应该没有了,医疗设施也落后。很多村,公交车也停了。
村里也只有几个留守 老人。没有孩子问你,是从哪里来的。
记忆中的故乡,和今天的故乡,大不一样了。
如果你要从事农业,把所有的积蓄投进去,不一定会看到效果。乱投资,会让你的后半生很苦的。
算了吧,富不还乡,也是一种大趋势。你不要把故乡圈,太当一回事。
故乡的风景,故乡的人情世故,都是过去的东西了,早已飞灰湮灭。
05
伤害身体的酒肉圈,早应舍去。
你有没有发现,五十岁的人,身体的毛病多了。
高血压、心脏病等都冒出来了,每一次体检都有指标异常。
如果你去喝酒,会发现有几个同龄人,放弃了酒杯。
喝醉之后,你也会特别难受,几天都不能恢复。
不管什么聚会,只要是吃吃喝喝,你就应该保持距离。
你多拒绝几次聚会,那些邀约你的人,自然识趣,不会喊你了。
保重身体,真的要早点 开始,别等身体垮了,才重视起来。
也许我们的晚年,不会大富大贵,但是只要能够退休,这日子是很好的。活久一点,也没有经济负担,有什么不好呢?
06
太多的圈子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。
做人,别太固执,要学会变通。在不同的年纪,干不同的事情,结交不同的人。
放下过去,接纳当下,谋划未来,最容易让自己进入顺境。
时光如梭,我们的头上冒出了白发,脸上多了皱纹。不再是年少轻狂的样子。
谁的青春不散场?你硬撑到最后,大概率会变成收拾残局的人,怪难受的。
好的人生,静静地来,静静地离开。